您好,欢迎来到漳州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登记]
鼠标移到文字上弹出提示层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成功案例 > 正文

如何引导小学生学好数学!

发表日期:2014-06-16 作者:漳州家教网 电话:18760378910

  数学顾名思义就是数的学问,而小学生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又缺乏耐心,所以如果我们将数学课堂上成抽象的学术演讲那肯定不会赢得他们的喜欢,肯定会使数学课堂陷入僵局。所以,我们在一线教学中,首先要分析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然后参照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灵动活泼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牢牢牵引他们的注意力,强化理解数学概念,训练和提升解题及动手实践能力。鉴于此,笔者特从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出发,对如何引导小学生学好数学展开如下讨论,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定三维目标

  教学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性,否则课堂就成了散漫的集体活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做到“以生为本”,根据孩子们的认知实情和知识经验以及反正需求来有针对地设定三维目标。比如,我们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就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对三维目标进行了如下设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动手画和折等来制作一个圆,然后我们来牵引他们观察圆的各部分组成,然后试着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让孩子学习各式各样的画圆的方法,重点掌握用圆规画圆的具体操作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画的圆进行各部位拆分和简析,通过观察、想象与分析、验证在合作交流中掌握圆的概念,以及各部位之间的关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以高涨积极的情趣展开探索互动,并能联系实际解说圆的用途和特点。

  如此规划三维目标,让同学们有针对性地探索和学习,充分调动大家讨论和探索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久而久之,让大家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

  二、教师适时指导,构建实践活动

  知识有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照着书本给同学们宣布概念和结果,那肯定没有记忆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抓住小学生的认知需求,深入剖析教学内容的特点,然后将抽象、枯燥的数与形的知识转换成活泼、直观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认知。笔者认为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一是创建活动情境,给同学们一个探索认知的理由和情感驱动;二是探索过程完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步走,实现知识迁移内化,生成数学能力;三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查漏补缺,鼓励大家发挥自己的优势,也告诫大家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譬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有“铺一铺”教学活动,就是让我们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动手实践来强化对平面图形诸如: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腰梯形等的统筹搭配。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适时深入学生探索互动中来,或者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进行实际操作指导。当然,教师的指导只是辅助,主体实践活动还要由同学们共同完成,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让学生体味到知识生成过程,强化大家对该模块的理解。

  三、巧设错误陷阱,诱导学生反思

  有些细节问题如果不让学生出一次错,就不能产生深刻印象。所以,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要单纯地追求一路顺水顺风,没有人质疑,没有人出错。毫不客气地说,针对新知识如果大家都没有问题,才是出了问题。所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针对大家普遍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故意设置陷阱问题,让大家在细节问题上栽一个跟头,然后就能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效果,防止将来麻痹大意,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比如我们在教学《三角形》相关知识时,很可能大家都能记住这个规律: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但是不代表大家在实际中能信手拈来为自己服务。于是笔者就通过以下问题让大家来反思,生成能力: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其中有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请问大家能算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吗?

  许多同学看到这个问题这样回答:如果7厘米这个边长是腰,其周长就是7×2+3=17(厘米);设若7厘米这个是底,其周长就是3×2+7=13(厘米)。

  看看上当了吧,大家想一想,假如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长分别是3厘米,底边是7厘米的话,那两腰加起来才6厘米小于边长7厘米,那是围不成三角形的!所以,虽然分情况讨论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没有注意到细节概念导致了错误,是不可取的。漳州的一对一补习

  上文是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如何引导小学生学好数学的讨论和研究。概括地说,数学课堂不是教师一方面的“教”的活动,而是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努力还原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人翁地位,然后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透彻理解知识并迁移生成技能,服务于生活,运用于实践。
                                   
                                                                                  -----漳州家教中心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